亚娱体育
成功案例

“智绘”新图景 “绿动”新未来

来源:亚娱体育    发布时间:2025-04-28 21:28:48

  四月龙城,春意盎然。4月22日至24日,“第二十三届太原煤炭(能源)工业技术与装备展览会”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

  作为煤炭(能源)装备领域的年度风向标,本次展会以“绿色智能 引领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国内外1300余家企业参展,展览总面积13.5万平方米,集中展示了国内外煤炭采掘、运支、智慧矿山、5G应用等各类高新技术成果和智能高端装备,是参展企业最多、展览面积最大、装备技术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次展会。

  展会现场,山西能源企业格外引人注目。晋能控股集团的设备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模拟井下作业;山西焦煤集团各种可实现“远程操控、无人开采”的智能化综采设备吸引众多客商驻足;潞安化工集团则重点展示了“煤”到“油”的全产业链转化成果。从传统“煤老大”到绿色“智先锋”,山西正以创新驱动为笔,书写能源转型新篇章。

  煤矿智能化开采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能源技术创新方向之一,无疑是展览会上最耀眼的亮点。

  展馆内,5G智能操控台、无人巡检机器人、数字孪生系统等高科技设备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这些创新技术正在重塑人们对煤炭产业的认知。

  作为近年来智慧矿山建设的行业标杆,晋能控股集团展区人头攒动。展区内通过实物、沙盘模型、展板展示与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了设备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覆岩离层注浆与连采连充充填开采工艺、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等77项高端设备、高新技术和绿色高效发展成果。

  在该展区大屏幕上呈现的是“设备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液压支架、皮带机等7类核心采掘设备的实时数据跳动闪烁,如同煤矿井下的“数字脉搏”。现场推介人员为记者介绍:“这不是普通的显示屏,而是煤矿设备的‘智慧中枢’!只需要轻点屏幕就能穿透到井下,每台设备的参数便一目了然。”随后推介人员向记者演示,当模拟的设备油温过高预警出现时,系统会自动推送处理方案,同时关联运维服务界面,通过NFC卡和移动终端指挥井下人员精准检修。

  与晋能控股集团同样备受瞩目的是山西焦煤集团展区,生动展示了其在智能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现场技术人员介绍:“为何现在采矿省时省力又安全,智能综采系统是关键。”作为远程终端,智能综采系统如同整座煤矿的“智慧大脑”。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将采煤工艺中人工作业的操作的过程编成智能化程序,化作智能综采系统操作台上的一枚按钮。指令发出,井下综采工作面中的智能化采煤机便能按惯例进行割煤、采煤。

  这一技术突破,标志着采煤作业方式从传统人工操作向智能化控制的重大转变。此外,原煤运送过程中还离不开主斜井智能巡检机器人保驾护航,它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了对皮带运输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大幅度的降低了人为操作的安全风险。

  在本次展览会上,除了煤炭产业备受瞩目外,由煤炭产业衍生出的化工产业同样展现出重要价值。作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关键环节,煤化工产业正推动着传统能源向高的附加价值领域转型升级。

  步入潞安化工集团展区,一股现代科技与创新活力之风扑面而来。展区内,各类先进的能源技术和产品有序成列,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潞安化工集团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化工新材料研发等方面的精彩历程,吸引着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

  展台中央,一瓶瓶晶莹剔透的煤基合成润滑油、特种蜡等产品格外引人注目。“这些不是普通的化工品,而是煤炭的‘华丽变身’。”现场技术负责人拿起一瓶润滑油介绍,“通过费托合成技术,我们大家可以将煤炭转化,进而生产出高端润滑油,其附加值比传统柴油高出几倍。”

  一位来自大同的老矿工摸着展台上的样品,忍不住感叹:“以前觉得煤就是黑乎乎的燃料,现在居然能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这变化太大了!”目前,潞安已建成涵盖煤矿、电力、钢铁、化工行业特点的全系列工业润滑油,产品营销售卖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

  与化工展区同样“神奇”的是晋能控股集团的光伏展区。这里矗立着几块面积相当于乒乓球桌的TOPCon双面太阳能光伏组件,“TOPCon高效电池是我们的量产迭代产品,具有转换效率高、衰减率低、高双面率等优势,光电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26.4%,保持全球领先水平。”现场技术人员介绍。

  发展光伏产业是破解“一煤独大”困局,既为传统能源接续发展提供新动能,又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妙招。且山西日照资源丰富,同时拥有上游硅料、中游组件、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布局。比如,在采煤沉陷区建设光伏电站,既可以修复生态,又能创造新的经济稳步的增长点。

  伴随着晋能控股工作人员的讲解,记者的视线扫过一个又一个闪亮的光伏坐标,从山西的忻州、文水、山阴,到上海、安徽、湖北、江苏,再到跨越国界的印度、越南、澳大利亚……晋能控股的蓝色光伏矩阵正以燎原之势,在全球能源版图上标注出“山西制造”的新坐标。

  在S1展区内,AI与能源技术的跨界融合案例,勾勒出未来能源行业的无限可能。

  走进华为公司展区,墙面上展示的“智能矿山解决方案2.0”令人耳目一新。现场的观展人员感慨万千:“过去,煤企数字化建设相对起步较晚,加上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人才,难以结合最新技术和自身业务需求,给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规划。但现在无论如何,智能化之路已经势不可挡。”

  事实也的确如此,智能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在与华为展厅相邻的晋云科技展厅内,展示着其与华为共建的全国首个省级煤炭工业网络站点平台。该平台以AI大模型为核心,构建了由算力中心、矿山AI大模型、应用商城、运营支撑体系和数据要素社区五部分所组成的技术架构,形成了“一朵云、千条路、上万应用、百万终端、无限数据要素”的新质业态,能够有效赋能煤矿企业,轻轻松松实现系统相互连通,极大的提升其智能化建设效果。

  华为作为全球数字技术的领军者,近日已在山西煤矿领域接连设立两个标杆项目。4月12日,全球首个矿山全域风险防控智能体“矿安智脑”项目在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宣告启动,旨在通过智能化技术将矿工从危险环境中解放出来。4月13日,神达能源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云数据中心项目真正开始启动,华为将依托其先进的云技术,帮助神达能源集团构建“集团中心云—矿端边缘云”两级云架构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展览会开幕当天,以“数智赋能,共赴煤炭安全高效新征程”为主题的华为智能矿山技术交流会也在太原召开。以上种种行动,无不彰显出山西在这场能源智能化革命中的战略地位。

  站在展区中央环顾四周,AR眼镜中跳动的数字孪生模型、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的安全预警、自主巡检的机器人矿工……这些场景共同勾勒出一个清晰的未来新图景:在AI的赋能下,山西正从“能源大省”向“能源强省”华丽转身。而这场转型的浪潮,必将影响中国乃至全球的能源发展格局。(记者张毅 皇甫子昕)

  “今年前9个月我家收入一共3.1万多元,仅通过土地流转种植马铃薯和在基地干活,收入就增加了1万多元。”在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东梁乡东梁村,村民王建明掰着手指算起丰收账。…

  戴上眼镜,躺在沙发上,眼前出现虚拟场景:自己仿佛在飞跃高山峡谷,雄鹰不时从身旁掠过,风声呼呼作响。忽然,一个360度的大转体,让人发出惊呼,倍觉兴奋。…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